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的计划,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近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开展玉雕大工匠视频宣传推介活动。
珠宝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珠宝团委”,制作推文《中国玉雕大工匠和玉文化进校园活动【第一期】——玉雕大工匠王胜利》,组织全院师生约800人观看了视频宣传材料。通过宣传玉雕大工匠精神及其作品,引导广大师生学习中国玉雕大工匠的精神、领略大工匠的风采、欣赏大工匠的玉雕作品,培育青年学生对传统玉雕手工艺的兴趣,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情。
本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的举措,也契合11月27日全国政协召开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的精神。
图源: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团委
珠宝学院院长王昶教授表示:珠宝学院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己任,激励广大师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的珠宝、玉石行业人才。希望通过开展类似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使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国战略。
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闫黎认为: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文化积累,更是需要长期的技艺磨练,设计师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创新、坚持、敬业。只有用心对待自己设计的作品,才能设计出好的、有意义的作品,让民间工艺得到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希望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的活动,文化传承和技艺传承并重,培养能够推动首饰行业发展的人才。
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师陈令霞表示:一件优秀的珠宝首饰作品,除了需要设计师的创意,更需要珠宝工艺师的严谨制作,正所谓“创造就在双手之间”。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近年来不但追踪珠宝首饰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也在致力于培养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与接班人,更需要这种追求极致、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希望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手艺活”,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作品在双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师骆美美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就在于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大国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敬仰、崇尚融入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工匠精神应成为人生的价值标高,成为人才“质检”的衡量标尺。期望珠宝学子凝心聚力,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持匠心、铸匠魂、立匠德、践匠行,磨砺锻造工匠精神,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图源: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18宝玉石鉴定与加工3班的庞月莹表示:看了关于王师傅的经历,让人感叹王师傅的工匠精神。王师傅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在一个行业中坚持干一辈子,最终做出成绩来,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聪慧。而现代的年轻人很少能够将心安定下来,频繁地更换工作,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是在挥霍自己的青春年华。
18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2班的王宪认为:此推文采用与平常不同的形式介绍,方法新颖,生动有趣。此次活动有利于激励广大师生们了解学习中国玉雕的工匠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曾冬文认为:通过观看视频,增强了我的专业参与感,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也是一名中华优秀文化的小工匠。通过领略大工匠的风采,懂得原来一件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是多年精雕细琢的回馈,唯有热爱和坚持,才能铸就自己心中得伟业。
20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1班的杨雅婷表示:从王胜利师傅的经历了解到,他曾是一名体育老师,由于喜欢美术绘画,他毅然辞职,然后从事玉雕事业,最后还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这样的事迹告诉我们,选择人生道路与年纪、时间无关,正有言“爱拼才会赢”。 王师傅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善于顺势而为,化腐朽为神奇,甚至有自己的战略格局,使得他的技艺不断提升,而且他的作品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淬炼心性,修身养性,唤起体内一流精神,创作一流世界精品。匠人的精神不能丢,人品比技艺更为重要,也许这就是我从此视频中看到的:一个沉静务实、淡泊名利的真君子罢。
20宝玉石鉴定与加工1班的欧源有感而发:一件形神兼备的玉雕作品,才有巨大的穿透力,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玉雕艺术要重视形似之外的神韵,这不仅仅是雕琢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玉雕人的心灵境界。而大工匠王胜利的成功,不仅仅是传承且有创新等带来的,更有王胜利大师本人融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再加以现代先进工艺进行玉雕创作,再加之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本人颇受感触。本人作为一名珠宝学子,认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不仅仅具有形神,更应该具有匠人的灵魂,就如工匠大师王胜利一样,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应该注入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升华,更能让自己的身心愉悦。
20宝玉石鉴定与加工2班的崔其宁认为:在观看了这次视频之后,我对玉雕工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解到了玉雕工艺的美和需要耐心仔细的去雕刻出工艺品的神,与此同时王胜利大师的工匠精神大大鼓舞了我。王大师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向不同的老师学习请教。同时了解到雕刻一件作品,可以联合实际、结合自身性格雕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坚持不懈的学习技巧和理论知识,深刻的去专研,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20宝玉石鉴定与加工3班的梁焕婷表示: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欣赏了关于《玉雕大工匠一王胜利》宣传推文以及工匠大师的从艺经历视频。我不由的赞叹,王胜利大师的手艺之精湛,成就之卓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工匠大师王胜利的心平气和,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借鉴和学习的。这个宣传让我深入了解了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传承人物,也激起了我对玉的兴趣和工匠人的崇拜。为此我还去搜索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就我们学珠宝而言,这个宣传是一件很有帮助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能多推送一些相关的知识,不但可以在学习专业方面提供素材,也可以培养我们对宝玉石的兴趣。
20宝玉石鉴定与加工(职班)的尹佳欢表示:在玉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中,既要有文化修养的提升,也要有技术层面的创新。要发扬工匠精神、用心坚守,这是责任,也是情怀与使命。因此,“工艺”与“工意”,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才能成辉!玉雕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和创新,没有传承,就似乎没了根底;没有创新,就肯定不会有时代性与发展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珠宝学子,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玉雕背后的故事来学习传统文化并且在其过程中得到创新的灵感,发扬工匠精神,创造出“工艺”与“工意”相结合的作品。
(供稿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 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