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初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于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地质学);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位于成都市区,用地2887亩;设有71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特色专业;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705人,其中本科生30788人,全日制研究生5601人(2020年4月统计);设有17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骨干学院之一。1956年以重庆大学地质系为基础,融汇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等部分师生,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系;1983年组建地质学系和地质矿产勘查系(1993年更名为资源与经济系);2002年组建地球科学学院;2019年11月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3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个;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招生领域;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地质学类涵盖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属于“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地质学专业包括了基础地质学、区域地质调查、宝玉石学三个方向。
学院在矿物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学、3S技术及应用、新型矿物岩石材料、矿业和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